索要高价彩礼将被曝光和惩戒

资讯2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16 0 0
索要高价彩礼将被曝光和惩戒

高价彩礼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IC供图

多年来,高价彩礼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不但给农民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治理。

最近,农业农村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将重点整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切实减轻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引起社会关注。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年8月启动,2023年12月基本结束。

《方案》指出,专项治理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提不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和要求,不给基层和农民群众增加负担,尊重民族和区域风俗习惯,从农民群众愿接受、易实施、能见效的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取得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

《方案》指出,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也要进行负面曝光,严格执行相关惩戒措施,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管理,避免“破窗效应”。

治理目标

为了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方案》介绍,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持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在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县、乡、村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制度基本完善,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得到更好弘扬传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治理重点

重点治理怂恿抬高彩礼金额等问题

一是高价彩礼。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

二是人情攀比。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

三是厚葬薄养。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配阴婚、“活人墓”、豪华墓等问题。

四是铺张浪费。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等问题。

治理要求

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乡(镇)、村

《方案》要求,2022年9月底前,各地要以县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实际情况,剖析成因,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乡(镇)、村。

实施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方案》要求,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调研摸底基础上,指导各县(市、区)制定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重点和责任分工,提出切合实际、标本兼治的工作措施,建立专项治理推进机制。实施方案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细化村规民约,出台约束性措施

《方案》明确,2022年10月底前完成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各地要指导各村开展村规民约制修订,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出台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农民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

加强移风易俗监督,及时纠正不正之风

《方案》要求,建立完善移风易俗落实机制。县、乡要加强移风易俗日常监督,指导村级组织认真落实移风易俗相关措施,督促婚庆、殡葬等机构规范服务行为,及时纠正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妇女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指导,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式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

专项治理开展情况应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内容。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不力的,取消其参与基层组织类、社会治理类、精神文明类等选优评优资格。

大力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

《方案》要求,创新农村移风易俗的方法路径。大力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正向引导,对农民群众的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物质奖励。通过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进村入户、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建立工作联系点等方式,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指导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乡村振兴示范县、婚俗改革实验区等主动作为,创新推进专项治理的模式路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革除陈规陋习。指导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移风易俗立法。

及时消除因婚、因丧等返贫隐患

《方案》要求,推进脱贫地区移风易俗。指导脱贫地区加强移风易俗情况调研监测,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及时消除因婚、因丧等返贫隐患,切实减轻人情支出负担,有效遏制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更加自觉投身乡村振兴;注重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作用,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

推进婚俗改革进行时

2019年2月

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农”工作擘画蓝图。这份文件首次出现“天价彩礼”四个字,“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2020年5月

民政部曾印发《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2021年4月

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等15个地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试点地区。当年9月,民政部又确定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等17个地区为第二批国家婚俗改革试点地区。

2021年5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强调,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2022年7月

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据中新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