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家族迁移史大揭秘-记陕西省宁强县禅家岩镇崔家梁崔氏

推荐1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62 0 0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为何生活在这里?这是每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就是家谱。

本崔氏家族记家谱是祖上历代以来的优良传统。据记载,清朝嘉庆二十年之前所记的家谱被土匪毁于一旦,片甲未存——即从明朝元年1368年(原湖北汉阳孝感县)到清朝嘉庆1816年(原四川龙安)近500年或更早的家谱信息。

而其后,属于本支系又两次续记家谱:第一次是清朝嘉庆二十年。即清朝1816年,由入陕开篇始祖进黉(Hong)第五代(来)孙如珩整理;第二次是清朝光绪十年。即清朝1885年,由入陕开篇始祖进黉(Hong)第七代(仍)孙以安整理。记录的字辈为(原谱写法):“如法安邦,可毓文字,彦朝廷”。

前两次修谱相隔69年,但自清朝光绪十年(1885年)修谱至今(2022年)137年时间。主要以口相传、言传身教,无文字书籍记录,所以续记本家谱已迫在眉睫。

(原湖北汉阳孝感)

据《清朝光绪十年崔氏老谱》(即1885年10月版)记载:本家崔氏先祖源自“湖北汉阳孝感县”,明朝时从“孝感县”(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境内)迁至四川省川北龙安生活多年(明朝时期龙安府治地,位于今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境内)。

(原龙安府治地,今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城)

据有关地方史志及史料记载“湖广填四川”出现过两次大迁移,一次发生在元末明初,另一次是清朝前中期,其清政府“国家迁移行为”长达百年。

就《清朝光绪十年崔氏老谱》中所记的“湖北汉阳孝感县”、“明时过川”的历史时间节点信息,与《汉阳府志》记载的“孝感县”所属时代、“龙安府”在明朝与清朝成立时间对照,从1885年之前先祖们在宁强本地生活七代人的时间——综合看——“明时过川”略显瑕疵。

因为据《汉阳府志》、孝感历史沿革记载,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后原“孝感县”才正式划归汉阳府管辖,但从本崔氏先祖们记家谱的优良传统角度分析,之所以写为“明时过川”大概是因为在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后,先祖们在四川生活期间,记录家谱迁移历史时,按照同时期的“孝感县”实时管辖区域为准而记载。

(湖广填四川路线图。湖广:湖北、湖南等地)

明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是:在元末明初,发生过移民活动。据社会史学研究主要分三种情况:

一是躲避战乱。元朝1351年,中国爆发了反元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元朝统治者为镇压起义,居于湖广地区东北部随、麻、蕲、黄(今湖北随州、孝感、黄冈,迁移路线是从其地进入今重庆市的云阳、巫山入川)一带的百姓相继逃入四川,这就是元末有名的“避地入蜀” “避乱入蜀” “避兵入蜀”;

二是随明朝部队入川的湖广人。1357年有大量以农民军身份入川的湖广人,而且多是湖广东北部之随州、麻城、孝感一带人;

三是明初入川“实蜀” 的湖广人。明朝军队攻占四川后,为了补充四川人口不足,迅速恢复生产,曾下令迁移一部分湖广人到四川开垦。嘉庆修《宜宾县志》就说:“大抵来自元明者多吴楚”人。为此“明时过川”符合客观的历史背景。

(原明朝四川龙安府)

“湖广填四川”的路线图,从今天的湖北与四川的地形地貌、水路看,古代从湖北进入今重庆市的云阳、巫山入川,是学界比较公认或符合客观的通行路线,但当初盖考崔氏先祖们又为何从川南穿过成都大平原来到川北龙安生活?

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也是有证可循的。元末,湖北随州人明玉珍败于陈友亮后,挥师西进,建立大夏政权,定都重庆。当时四川元朝——大夏——明朝三个政权更替,战火连天,杀戮无常,战争导致人口骤减。

1371年,明太祖派兵攻蜀,夏兵不敌,投降于明朝,夏亡,四川归明朝所统治。明朝初年,人口分布主要以重庆、叙州、成都、顺庆、泸州等五地为主,川北一带人口相对稀少。明朝政府为促成四川地区人口基本均衡发展,不免也会鼓励后入川的迁移川北。

为此,该理由大概也是盖考先祖们入蜀北移的原因之一。当然从“龙安”、“方家堰”、“崔家沟”、“崔家梁”几地的综合地形看,除了大山区之外,那就是后靠大山而居,距离当地的小镇、小城较远,也有躲避战乱、享受人间幽静、清闲,无问东西,略有“隐居”之志的概率和原因。

(今宁强县城)

另据《龙安府志》记载,龙安府治地位于今平武县龙安镇,辖:平武(今四川省平武县)、江油(今四川省江油市)、石泉(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市彰明镇涪江西)共4县。明朝初年改宋元旧制龙州为府,改为龙州宣抚司,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又改名为“龙安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龙安府,改为平武县至今。

据记载,龙安府乃川北比较贫穷,历来僻处边陲,介在羌氏,柳笛凄凉,三春迟暮,入清以后该区仍处于刀耕火种、生产原始落后的状况。所以是导致先祖们从川入陕南宁强占种置业、另寻出路的原因之一。

(宁强县古城遗迹)

宁强县,今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汉中市西部,南与四川省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接壤。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建立宁羌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宁羌州为宁羌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改宁羌县为宁强县,该名一直沿用至今。从宁强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先祖们有可能是为了生计或逃荒、躲避战乱,从四川广元青川一带进入陕西,后定居于宁强而谋生。该路线也符合今天川陕交通要道。

为此,大约在清朝康熙、雍正时代,从川入陕开篇第一始祖进黉(Hong)兄弟一行四人到宁羌(强)南路崔家沟占种为业。

在此期间,兄弟四人(进举、进明、进回、进黌)以运输粮差为业,但后来其他三兄弟因长期运输粮差事务倍感繁琐,从而放弃各自所占土地田产与差运职业,又另迁至今四川省巴中市杨家坝和水头垭两地乐业(由于该两地名属于小地名找寻难度较大。经查,巴中市有多个“杨家坝”——此地名是真实存在的,且分布于巴中市区北部居多)。

留始祖王君进黉一人在宁强本地坚守家业,安身立命,繁衍生息。最初祖地共四处:今辖毛坝河镇的原崔家沟、大竹坝、孙家坡、麦子坪。

(崔家沟院子全景)

据记载,其三兄弟的后代字辈是:“廣(广)大仕泽,蒼(苍)仁如怀,儒(仈)腴高崗(岗)”。从今天的地图看,崔家沟——毛坝河一条大峡谷南延至四川旺苍县境内的盐河、国华、高阳等镇。旺苍县东南又一峡谷直达四川巴中市境内。辗转路线基本符合清朝时期巴蜀大山区的通行路况情况。

毛坝河大峡谷

相传,入陕开篇的先祖们最初在今宁强高寨子方家堰堂生活置业期间(方家堰堂位于今筒车河村附近,宁强高铁南站后山窝),原本今崔家沟住着方氏人家,因先祖们无法忍受今方家堰堂的蛤蟆呱呱叫声,后翻过今方家堰堂后山鹰咀岩南下今崔家沟,与方氏人家协商置换彼此居住地的事宜,后经双方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置换意见。

据说,在崔方二氏两家交换契约中还约定:置换之后,彼此到对方的田产基业生活,彼此双方要相互看管和孝道对方的祖坟。从该内容大概可判断:今天的方家堰堂可能原名叫崔家堰堂;今天的崔家沟可能原名叫方家沟。另外,两地可能至今还保留着崔方二家彼此的先祖墓冢。

(宁强高铁南站,方家堰堂)

据估算大约在清朝同治、咸丰(1851年——1854年)年间,在崔家沟生活的始祖进黉第六代(晜)孙义发,娶禅家岩韩家河油坊里陈氏为妻。夫妇二人共育四子,分别是:银安、月安、成安、以安。其中月安返回崔家沟祖地居住,银安、成安、以安留崔家梁本土生活。截止目前,几兄弟的后裔人口数约253人,主要分布在禅家岩镇崔家梁、甘树坪、三叉垭等;二郎坝镇吞口坝;铁锁关镇;毛坝河镇崔家沟等地。

(油坊里,今韩家河陈思财家老屋基,该地位于韩家河谷坝中部,坐西北向东南一天生岩洞。因陈氏家族祖辈掌握了原油籽的晾晒、清蒸、碾压、榨油的全套技术,于是在自家开了一间古法榨油坊,为当地方圆数里之内外的百姓提供榨油、售油等服务,他们常以当地火麻籽等原料榨油,故当地百姓称之为油坊里。可见在清朝时期该陈氏家族也是一大户人家)。

(崔家梁院子全景图)

韩家河虽地处秦巴偏远深山老林之处,古代信息闭塞,交通不畅,但封建王朝对女性“缠裹脚”的社会旧习并未因此而阻挡,当时依然流传到偏僻的韩家河本地,所以陈氏高祖母也未逃脱封建社会“缠裹脚”——这一特殊时代社会旧习对她的影响。

崔家梁距崔家沟大约20公里(40里路),路途本就遥远,加之当时清政王朝治国不善,经济落后,未建公路。山间以小土路为主,一路荆棘丛林,山高水深,崇山回岩,峰峦叠嶂,沟壑重重,导致陈氏高祖母回娘家探亲访友诸多不便。为此,夫妇二人决定在崔家梁购买田产土地数亩,欲在此置办家事,安身立业,繁衍生息。

于是陈氏高祖母娘家人为协助其夫妇二人更好地在崔家梁安心谋业,放心发展,让其居有所住,心有所依,情有所寄,把他乡当故土。陈氏高祖母娘家人无私帮助其夫妇二人在崔家梁上劈山筑路、破土开荒、大兴土木,修建房屋数十余间。

从今天崔家梁院子老屋基的夯土地基层可以看出,该夯土地基用石板铺面,石墩筑砍,高低两层,依山而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中规中矩,与中国古代江南北方一带的中式四合院模式结构相似。

(原崔家梁院子夯土地基大石墩砍——院子里文军拍摄)

韩家河也属于峡谷地带,谷坝最宽处约1公里不到,长约数公里,一条干石河古道穿谷坝而过。坝两侧山峰对峙,雄岩翘首,悬崖峭壁,唯有一小径可从韩家河通往岩壁之上的崔家梁。

陈氏高祖母娘家人见此道路险阻无比、陡峭如壁,行走不便,又邀石匠数人将其小径一处约5米高的岩壁石坎,开凿成人工石梯台阶,该石阶一直延用至今。百年虽已过去,但石阶至今步步方正、清晰可见。

时光荏苒,百年逝,石梯古道悠悠在。

白驹过隙,故人去,恩情往事代代传。

陈氏高祖母娘家人的善良友好、宽厚仁慈的故事是序者从小听其爷爷奶奶,叔父姑姑们时常所讲。每到故事结尾他们总要说一句:要记住喔!所以一直耳濡目染、铭记于心。感恩今日良缘时机,故整理奉上,多有不足望海涵。

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先祖是由湖北孝感(明朝时期“湖广填四川”)——四川省“龙安”即今天的绵阳市平武县——宁强县崔家沟——禅家岩镇崔家梁。整个迁移过程,与中国历届王朝与政府的社会背景一脉相承。他们的迁移足迹就是中国历史缩影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最好的印证与记忆。

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先祖们为了更好地活着,每一次都是人生的被迫迁移或自愿离开所谓的“故土”,在没有足够的理由与原因下,谁又愿意离开自己生存已久的人生故土,背井离乡,来到完全陌生环境从头开始。面对如此复杂的封建社会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没有丧失斗志,失去理想。

今天当我们再次捋清先祖们充满曲折而又耐人寻味的迁移故事时,身为后生,不由赞叹、感恩、敬佩,只有他们曾经坚强的坚持,过好力所能及的每一个人生阶段,才有我们今天后世子孙的传承。在此,向我们伟大的先祖致敬,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加油!

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文献:《汉阳府志》、《孝感历史沿革》,《龙安府志》、《平武县历史沿革》、《四川通史》、《明一统志》、《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等,还有《清朝光绪十年崔氏老谱》以及从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故事,而编辑以上文案。这里有不足,但可供参考和了解陕西宁强禅家岩崔家梁崔氏的迁移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