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见5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推荐1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14 0 0

文|菁妈

“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指的是各种不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因为在童年的时候得不到满足,到自己长大之后进行的补偿。

一个粉丝跟我提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小的时候父母告诉他外面的东西很脏不干净,而且家里面穷,没有这么多钱,所以从来不让他在外面买零食

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每次看到同学们吃零食,他内心里面都极度的羡慕,却只能忍着控制自己,不要把视线投到同学的零食上面,不停地忍住想要流下来的口水。

高三毕业的时候父母就给了他一定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而且也不再管他的学习,也不再管他,他开始放肆地吃辣条。

一整个暑假,每天都会吃好几个包辣条,吃得喉咙干哑,吃得口唇生疮,依然不肯放弃。

而到了上大学之后更是每天不怎么吃饭,就是吃零食。

现在他已经结婚生孩子了,而他们家的零食全部都是成箱成箱买的,但是他的孩子每天看到这么多零食,却也没有吃多少,一根棒棒糖他可能含了两口就不吃了,所以孩子现在长得高高大大了,也非常的健康。

而他的父母在他结婚装修房子的时候给了他100万,但是他内心里面对父母还是存在怨恨的,毕竟在自己需要钱来买零食,需要钱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的时候,父母却把钱攥得紧紧的,而且跟他说家里面穷。

这个粉丝就是非常典型“童年报复性的心理”,这些消费的行为,买零食的行为,就是属于童年报复性行为。

父母常见的这5种教育方式,就容易养出心灵匮乏的孩子,长大容易出现童年报复性行为

第1种:绝对不让孩子吃零食

确实现在国内大部分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甚至有很多反式脂肪酸,有各种色素,添加剂,给孩子吃对身体确实是一种负担。

但是孩子吃零食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满足。

就像是全红婵作为一个奥运冠军,教练需要对她进行严格的体重控制,所以平时不能乱吃东西,但是只要比赛结束,教练会让他们放纵几天,他就会去买各种的零食。

而她自己的愿望是在村里面开一个小卖部,她最喜欢的零食是辣条,所以她在奥运会拿到冠军的时候,很多辣条的公司直接开着大货车运辣条到他们家。

第2种:为了省钱,给孩子穿别人家的旧衣服

如果孩子是刚出生,还不太懂事的时候,穿姐姐或者是亲戚家的旧的干净的衣服,这对孩子来说还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孩子慢慢懂事却要孩子穿旧衣服,很容易让孩子有一种“不配得感”,自己不配拥有新的衣服,或者是导致孩子童年产生匮乏感,成年后需要不断的买新衣服,才能满足自己的这种匮乏感。

小何是我的同事,她有一个嗜好就是每次发完工资都会去买衣服,每个月几乎都要买个好几件衣服,逛街是她最大的嗜好,所以她每个月都是月光族。

但这些衣服有一些吊牌都没拆,又送给其他同事了,所以同事们跟他关系都挺好,因为很少见这么豪气的同事。

后来跟她熟了,她就提到小时候家里面的一些事情,她上面有个姐姐,所以她都是捡姐姐的旧衣服穿。

现在长大了自己有工资了,她觉得每个月不买新衣服内心里面就会很空虚,所以要不断地买新衣服。

第3种: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能打扮

爱美其实是女孩子的天性,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都穿校服,但是放假的时候可以穿自己的衣服。

有些学校也要求女孩子不能打耳洞,不能染头发,这些都是学校的规定,遵守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家长要懂得孩子爱美是天性。

平时也要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好看的衣服,不要是周一到周五穿校服,星期六星期天依然是穿校服。

这样的孩子也容易在成年后大部分的金钱都会拿去买漂亮的衣服,或者是对美过于追求。

第4种:绝对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看手机

现在的10后20后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陪伴着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孩子。

他们每天周边都充斥着各种电子屏幕,坐公交车上面也有电视机,坐个电梯旁边也有可能有播放广告的电子屏幕,家里面爸爸妈妈每人各两部手机是很正常,还有电脑,电视机。

所以他们生活周围都是这些东西,你让他完全不看有点不太现实,只是你能禁止孩子看,但是孩子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都能看就是我不能看,就会让孩子产生非常强的匮乏感,到孩子成年之后开始疯狂地满足童年得不到的欲望。

一个网友说,小时候父母不让玩游戏机,现在一有钱就买。

第5种:总是在孩子面前哭穷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傅首尔就提到要告诉孩子家里面不富裕,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但是也提到告诉孩子家里面不富裕,并不代表着在孩子面前哭穷。

比如孩子,每次想买什么东西或者想要干什么的时候,只要涉及到花钱,父母就在孩子面前说我们家穷买不起,这就会让孩子有负罪感,因为他让父母牺牲了。

家里面不富裕,可以说是90%以上家庭的现状,可以如实地告诉孩子家里面的大概经济收入,然后跟孩子说经济的支出大概是要分在哪一块?

所以孩子在买东西的时候,并不是绝对不能让孩子买,而是跟孩子分析我们现在暂时买不了,你可以用你的零花钱或者是过年时候的红包自己去买,就让孩子知道消费是可以的,但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费。

孩子的“童年报复性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而这种报复性的行为还可能会被有心的人士利用。

比如说一个女孩子她从小都渴望穿漂亮的裙子,但是都从来没有买过,那么她在长大之后,是不是很容易会被一个男孩子用几条漂亮的裙子骗去呢?

父母要了解,很多时候你认为对孩子好,并不一定真的是对孩子好,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就别生了?研究:高龄妈妈更易生出聪明宝宝

研究发现:最佳生育年龄并非30岁之前,高龄妈妈生的孩子更聪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