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五岁了,还不懂得分享吗?

推荐1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9 0 0

文/心理咨询师九儿

“分享”这个话题,让很多家长很困惑:

孩子的东西(尤其是玩具)该不该分享呢?如果不分享,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呢?如果孩子不分享,别人会不会对自己说三道四呢?

01

我曾经见过妈妈和宝宝这样的一段对话。

妈妈:“宝宝,把你刚买的的乐高拿出来给小朋友玩!”

宝宝:“妈妈,我不想让小朋友玩!那是我的。”宝宝委屈巴巴地看着妈妈。

妈妈:“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个玩具而已,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妈妈有些不高兴了。

宝宝依然在争取:“妈妈,我就是不想嘛!”

妈妈:“什么你的我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小朋友又不拿走,快去吧!”妈妈温怒。

宝宝无奈,满脸写着不开心,非常不情愿地拿出玩具。

02

相信这种场景很多人都见到过,甚至都亲自做过。

下面图片中提问的这位家长,文字中明显带着自己对孩子的评判:认为5岁的孩子都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懂得分享,否则自己就会很没面子。尤其是在人多情况下,孩子的行为更加让自己无地自容。

家长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是自己管教不严,于是便会变着花样要求孩子去分享。而孩子并没有建立和环境信任关系,更加不愿意分享,于是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成了“抠门”的孩子。

03

其实,能够管理自己的物品并且参与决定,他人以怎样的方式和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你的物品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你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孩子也一样。

所属权的清晰、可靠的体验会为最终的分享铺平道路,这是自我价值的信息,可以去除对分享的恐惧。

一个孩子需要清楚地知道:“这是我的,我可以对它做我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想让孩子懂得分享,是需要做一些铺垫的。

比如,一个家长给孩子买玩具,TA希望这个孩子可以跟另一个孩子分享这个玩具,,如果孩子们没有分享,父母会觉得很不安。

如果说买的玩具是需要以分享的形式玩的,那么家长应该在最开始就告诉孩子,而不是认为孩子就应该懂得分享,或者必须这么做。

发生冲突的原因,常常是孩子的隐私和其所属权没有得到肯定。

分享是一个人决定让另一个人进入TA的所属物、TA的时间、TA的思想或者TA的空间,这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需要花很长时间才可以掌握,人们只有在感到信任的时候才会与人分享。

而父母经常在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分享的时候,就让TA们去分享,并且为TA们没有做好而责罚他们。

这时候,孩子就会担心,一旦玩具拿出来就再也回不来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我很少能够看到成年人自己懂得成功地分享。

04

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① 在你希望孩子分享的时候,先问问孩子:“这是你的玩具,想不想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孩子愿意分享,那便万事大吉。

②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问问孩子:“是现在不愿意分享吗?等你不想玩了可以让小朋友玩吗?”或者“你能不能和小朋友协商玩的时间?”。很多孩子对于玩具的新鲜感时间久了就过去了。

不管孩子是现在不愿意分享还是一会再分享,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孩子所属权和价值感的体现。

这也是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信的基础和重要来源。

③ 孩子会习得父母日常的分享行为。如果父母日常很少分享,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分享,孩子内心就会产生疑惑:“我应该分享还是不分享呢?”,内心就会有冲突。再加上孩子对于玩具所属权的需求,自然就会倾向于不分享。

④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不愿意分享而感到没有面子,那就处理自己的情绪,看看自己是否把孩子看作了争取面子的“工具”,从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面子靠自己挣,而不是看靠孩子。

⑤ 父母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某一个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学会分享也一样。

写在最后

在孩子成长的长河中,“分享”是一个很小的点,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和父母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情绪和感受有很大关系。

尤其到了青春期,很多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根本就不懂自己,和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这是父母眼中的“逆反”,父母越来越看不懂孩子,殊不知这种“逆反”早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