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三十,养好“四颗心”

推荐1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11 0 0

人活一世,难免经历一些风雨苦楚。

行走半生,会愈发懂得,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内心

有人因心而洒脱、自得,也有人因心而抑郁、烦闷。

生活本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而修行的归宿不过是安放好自己的心。

心定,则一顺百顺;心安,则事事方圆。

清风明月本无情,皆因人心而有灵。

余生,修一颗浸透世间万物的心,日子才能有声有色。

来源:全景视觉

无事,充盈“闲心”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接连遭贬,但多年流放并没有让他自怨自艾、就此沉沦,反倒练就了一颗从容豁达的心。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独自居住在林皋亭,从此过起了隐居务农的生活。

虽然日子清苦空虚,苏轼却没有悠闲度日。

他开垦荒地、种花种菜,在田野乡间享受着怡然自得的满足感;他阅读经典,从点滴熏陶中收获豪迈洒脱的人生观。

四年后苏轼重返仕途,但生性耿直的他又很快迎来了第二次贬谪,这次被贬到了更偏远的惠州。

闲来无事,他不仅学着开发新菜,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体察民生、造福一方百姓。

不幸的是,三年后因为一首诗,苏轼再次被贬儋州,这时的苏轼已是年过花甲的老头。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选择过安逸的“退休生活”,反倒在这里又开始研究医术、开办学堂,为百姓发挥自己最后的余热。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的路上是孤独的,但苏轼的内心却是充实而满足的,在此期间他更是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千古。

沈从文曾说:“我的人生最怕的就是休闲,休闲会失去生活的意义。”

确实,人太闲了,就容易胡思乱想;心太空了,就容易无事生非。

来源:全景视觉

努力抓住奔忙日子里的留白,会发现,点点滴滴都是馈赠。

会享受生活的人,都很会利用闲暇时光,让灵魂得以安放,内心得以充盈。

有事可做,是治愈一切心病的良药。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闲来无事,不如给自己的心灵充个电,做舒服的事,见喜欢的人。

有事,梳理“乱心”

米兰·昆德拉认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

很难不认同。

倘若凡事随意堆叠、内心杂乱无章,那生活便如一团乱麻,再精明的人也会分身乏术。

意大利短片《星期六》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某个周六的早上,一名独居男子正在悠闲地盘算今天的必做清单。

洗衣物、扫地、扔垃圾、刷碗、收拾房间、给家人打电话、晚上休息娱乐……

如何有条不紊、高效快速地完成这一天的任务,成了他当下最焦虑的问题。

先洗碗还是先将衣服送去洗衣店,或者先洗澡,同时打扫浴室……

就这样,不同的流程在男人脑海中一遍遍上演,他试图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结果,男人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纠结、思考中,牵扯出的琐事越积越多。日暮黄昏,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而男人什么事也没做好。

做事毛手毛脚,往往是因为自己先乱了心绪。

当面对烦琐的杂事,唯有先稳住阵脚,理清思绪,才能应对自如。

来源:全景视觉

我有一位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她的生活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条不紊。

工作后的她一边学习技能,一边代课或者做主持相关的兼职,自己几乎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即便如此,她的本职工作也干得出类拔萃。

作为“时间管理大师”,她的秘诀就是“先完成,再完美”,将短时间内要做的事梳理好,先做眼下,分清主次。

俗话说:“心性不乱,迷路自清。”

每个人都有焦头烂额的时候,只有时刻保持心平气定,不乱阵脚,才不会被焦虑裹挟,无法脱身。

生活是有章法的。

正如书要一页一页地看才舒服,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才有味道。

遇事不慌不忙,做事循序渐进,才是生活最大的智慧。

大事,放下“畏心”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和尚和师傅出去历练,不料在路上遇上大雨,山上突发洪水。

师徒两人到山顶避险,虽然水势不大,但小和尚一直担心不已。

随着雨水积多,山脚的水位有所上涨,小和尚见状更是坐立不安,他劝师傅赶快离开,否则他们二人可能凶多吉少。

师傅并未动摇,只是静静地说:“山脚就没有洪水了吗?不要惊慌,坐下来再等等。”

说完,师傅便安心等待,丝毫没有被洪水影响。

反观小和尚,此后几天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几天后,洪水终于退去,师徒二人摆脱险境,小和尚也终于放松下来。

但小和尚却充满了好奇,他问师傅:“您难道早就预料到我们会脱离险境吗?”

师傅笑着说:

“能解决的事,不必担心;解决不了的事,担心也无用。

“我们能做的就是物来则应,去则不留,遇事不畏,安住当下。只有心之所向,万事皆无法阻挡。”

来源:全景视觉

在紧要关头,师徒二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不论是恐惧胆怯还是气定神闲,环境都不会因此改变,但一个稳定的心态,却能让人掌握更多主动权。

正如一首歌中唱的:“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很多时候,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客观的事,而是主观的心。

人的内心,就如一面放大镜,照到恐惧,恐惧就会无所遁形。

可能本是一件小事,只因自己的慌乱,就演变成大事;而当真正紧急的大事发生时,恐惧胆怯也于事无补。

厉害的人,从来都是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因为他们深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道理。

只有不慌不忙,才能激发出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潜力;只有沉得住气,才能稳中求进,马到成功。

遇事,要学会放下“畏心”,做到宠辱不惊,才能“赏庭前花开花落”。

小事,端正“慢心”

《道德经》中有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放过每一件细微的小事,才不会错过每一个成功的路口。

面对小事,端正“慢心”,做到小事不怠慢,大事才能不慌乱。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就是一个将小事做到极致的人,他深谙“慢工出细活”的道理。

在食材的挑选、搭配上,他极度严苛,米饭都是精心挑选的,每一种配料都要求严格精准。

在对待客人方面,他更是从不懈怠。他会仔细观察客人的位置,将寿司放在客人最顺手的位置,如果客人是左撇子,他会倒转寿司的位置为客人提供最大的便利。

店铺虽小,却处处用心,小野二郎的专注、细致,让他的寿司远近闻名,受到无数人追捧。

即便声名远播,前来品尝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依然能做到不“急功近利”,不为利益忘记本心,反而更加认真地研究寿司。

周润发在电影《无双》中说:“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来源:全景视觉

然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人们稳住心神,聚焦细节。

往往在大事上兢兢业业、满怀期许,小事中却马马虎虎、敷衍塞责。

殊不知,一个人的能力从来不只体现在大局前,更取决于细节处。

泰山不拒细壤,才有现在的巍峨高大;江河不择细流,才有今天的深邃长远。

人生如斯,要想高楼拔地起,就要在一砖一瓦上下功夫。

学会用“沉浸式”的体验去对待小事,如此,成功才有回响,生活才有馈赠。

开元寺中挂着一副字: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长路漫漫,安置好这“四心”,生活也就顺了。

人生下半场,愿我们都能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以洒脱舒适的节奏过完余生。

作者:锦黎,终身读书实践者,钟爱写作,以笔抒情,用文字凝视内心,以理性洗刷人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