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作品听后感,最伟大的力量读后感

教程2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21 0 0

这几天听了仲维维先生播讲的杭州作家余华先生的小说名著《活着》。我没有读过《活着》,也没有看过由张艺谋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但是听了仲维维先生声情并茂、活灵活现的播讲,深感这是一部振撼人心的佳作。

好死不如赖活着。小说用许多人的死反衬了主人公福贵活着的难、活着的好。活着再难,也要珍惜,也要努力地活着。就像小说里的孤老头子福贵那样,即使亲自送走了所有的亲人,也仍然平静地活着……真正的勇士,不仅不怕死,也能直面厄运而勇敢地活着,历尽苦难,向死而生!

《活着》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一个叫徐福贵的富家子弟,年轻时游手好闲、浪荡不羁,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因赌博把祖上的100多亩田地和大宅院家产输给了龙二,辜负了他爹让他“光耀祖宗”的宏愿,搬离大宅院、住进茅草屋、租种五亩地,成了一贫如洗的佃农。后来他在进城去为生病的母亲请郎中的路上阴差阳错地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在国共两军的战场上目睹了尸横遍野的惨状,命大的他死里逃生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解放军优待俘虏,他有幸被准许回家。两年后终于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凤霞因为一场高烧成了聋哑人,儿子有庆也已经三岁,妻子家珍从城里米店老板家的千金小姐变成了与他同甘共苦、下地劳作的普通农妇……

经历了那么纷繁复杂的世事变迁,经历了多舛命运的考验,先后送走了五位亲人(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目睹了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县长刘解放(春生)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批斗和折磨而死、年轻时的赌友和仇家龙二因为100多亩田地和大宅院的地主身份而在政治运动中被当众枪毙……

“鸡养大了变鹅,鹅养大了变羊,羊养大了变牛,钱越来越多”这是《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梦想,也是那个时代亿万贫苦的中国农民对好日子的梦想。晚年与外孙苦根相依为命的福贵老人花掉自己一生的积蓄从屠刀下买回了一头如他一样垂老的老牛,实现了“由鸡到牛”的梦想。然而,唯一的亲人小外孙苦根却因吃多了煮青豆而撑死了……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唯一的亲人小外孙苦根也死了,他一个孤老头子还有什么活头?!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历尽了人生的种种磨难,送走了所有的亲人,在自己枕头底下压下了“就是穷死、饿死也不能花”的十元钱,那是给将来埋葬他的人的……全村的人都知道,他身后的愿望是,被埋在村西头他家的墓园里,与他的爹娘、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外孙苦根们在一起……

看惯了生死也看淡了生死的的福贵成了一个孤老头子,全身“全身只有一个地方越来越软,其余的地方都越来越硬”的他与一头垂老的老牛相依为命,依然平静地活着,静候归去的那一天的到来……

福贵老人就是那个时代亿万贫苦的中国农民的缩影。他们向往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过上好日子,然而生活总是不期而遇地给他们一些沉重的打击:天灾、人祸、战争、政治运动,磨难接踵而至,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他们虽然历尽了磨难,却仍然不屈不挠、顽强地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作者余华如是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听完了《活着》,我想起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写给他的弟弟苏辙(子由)的这几句诗。是啊,人生苦短,就像飞鸿在雪地上踏下了一些爪印就向天边飞去了,能在世上留下什么呢?爪印吗?远去的身影吗?什么都没有!

活着,不易。所以,更要好好地活着——即使不为亲人,只为了自己,也得好好地活着。

历尽苦难,向死而生,这,才是真正的勇士。

最伟大的作品听后感,最伟大的力量读后感

(2018年6月23日于金城正心堂)

最伟大的作品听后感,最伟大的力量读后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